您好!歡迎訪問山西省預約診療服務平臺
微信關注
|
客戶端
|
進入手機版
|
意見建議
搜索
首頁
|
醫(yī)院
|
診所
|
醫(yī)生
|
知識&工具
|
就醫(yī)指南
首頁 >
疾病庫
>
鎖骨下動脈-...
>
鎖骨下動脈-...
別名:
介紹:
鎖骨下動脈遠端的動脈瘤常常累及第1段腋動脈,稱為鎖骨下-腋動脈瘤(subclavian-axillary aneurysm),最常見的原因是頸肋和纖維索帶所致的胸廓出口綜合征,多見于青年女性,以右側者多見。
發(fā)病部位:
多發(fā)人群:
掛號科室:
是否常見病:
疾病知識
醫(yī)院
醫(yī)生
常見癥狀
臨床表現
臨床表現多種多樣,有些病人以胸廓出口綜合征為主要表現,如壓迫神經可出現上肢疼痛,麻木,無力,壓迫鎖骨下靜脈時可出現上肢腫脹;有些病人表現有上肢的急慢性缺血癥狀,蒼白,發(fā)涼,疼痛,或表現有雷諾(Raynaud)現象,嚴重者可出現靜息痛,壞疽或潰瘍。體檢可捫及鎖骨上窩的異常頸肋,鎖骨下動脈的震顫;聽診可聞及響亮而粗糙的雜音,如果有遠端動脈栓塞,肱動脈,橈動脈和尺動脈的搏動可減弱或消失。
發(fā)病原因
鎖骨下動脈-腋動脈瘤的形成絕大多數與頸肋有關(圖1),其他的原因包括異常第1肋,鎖骨的骨不聯(lián)合和其他引起胸廓出口綜合征的解剖異常,據統(tǒng)計,頸肋的發(fā)生率在人群中約為0.6%,絕大多數不引起臨床癥狀,女性多見動脈瘤形成,且多見于右側;同時50%~80%的頸肋者是雙側性的,由此引起鎖骨下動脈-腋動脈瘤也往往是雙側性的。頸肋在解剖上通過纖維束帶,骨性聯(lián)結,活動關節(jié)等方式與第1肋融合,在鎖骨下動脈經過第1肋時造成外在壓迫和成角,狹窄后擴張導致動脈瘤樣改變,累及鎖骨下動脈遠端和近端腋動脈;動脈瘤腔內附壁血栓可造成遠端肢體動脈栓塞,在某些病例動脈瘤腔內可因血栓形成而完全閉塞,并逆向延伸導致椎動脈栓塞和右側頸...
更多>>
發(fā)病機制
預防
預后
并發(fā)癥
鎖骨下動脈-腋動脈可發(fā)生致命性破裂出;瘤內血栓脫落引起上肢和腦部急慢性缺血以及臂叢受壓,常威脅病人生命和肢體。
實驗室檢查
1.X線檢查(1)胸部平片:可明確骨質異常。(2)動脈造影:應包括主動脈弓和上肢動脈,可以明確瘤體的存在和范圍大小,遠端動脈栓塞的部位和輸出道血管的條件,這是術前制定手術方案的主要依據,但造影對附壁血栓不能很好判斷。2.多普勒檢查可作為常規(guī)檢查發(fā)現鎖骨下動脈狹窄及狹窄后擴張。
其他輔助檢查
診斷
鑒別
本病在鎖骨上需發(fā)現搏動性腫塊,在除外縱隔腫瘤,鎖骨下動脈頸總動脈扭曲擴張后,可考慮本病,X線可明確骨質異常,B超和CT對診斷和鑒別診斷常有重要價值。鎖骨下動脈-腋動脈瘤須與鎖骨下動脈頸總動脈扭曲擴張相鑒別,此外胸片顯示的上縱隔腫塊也應與其他腫瘤鑒別。
治療
鎖骨下動脈-腋動脈瘤西醫(yī)治療應依據動脈瘤的大小、病人的臨床表現和是否出現血栓栓塞并發(fā)癥而定。無癥狀者是否需要手術治療目前尚無定論,但該病的自然病程顯示最終將發(fā)生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并發(fā)癥。手術的關鍵在于完全消除動脈的壓迫,因此必須全部切除引起壓迫的頸肋和第1肋連接處的異常骨質、軟骨和纖維束帶,同時切斷前斜角肌與第1肋的附著,但頸肋不需要完全切除。在無頸肋的病人,切除第1肋就可以擴大胸廓出口。因此對于無癥狀病人,在疾病早期瘤腔內無血栓且擴張不是很明顯時,單純消除外來壓迫有可能使動脈恢復正常,而不需要重建動脈;而在瘤體很大時(超過正常管徑2倍),在切除異常骨質和纖維束帶的同時需重建血管;而根據多普勒檢...
更多>>
關于我們
版權聲明
服務總則
友情鏈接
常見問題
意見反饋
Copyright
2024 sxyygh.com
備案號:
晉ICP備15004886號-2
互聯(lián)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編號:(晉)-非經營性-2021-0020
藥品醫(yī)療器械網絡服務備案編號:(晉)網械平臺備案字(2023)第00101號
晉公網安備 14019202000032號
a>
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,无码不卡精品中文字幕,无码一级观看,免费黄色亚洲欧美视频
国产真实露脸3p视频观看
亚洲av无码中文